在法治建设不断推进的形势下,社会公众、媒体对法院及法官公正司法、透明公开司法的要求和期待越来越高,手持公平正义之剑的法官不免“战战兢兢、如履薄冰”。
不论从履行审判执行职权、提升办案质量,还是平息社会矛盾、重塑司法权威,以及改进司法作风、保持清正廉洁的角度,办案法官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。当然,官有所畏,业有所成。“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”不是一句空话,需要人民法官对形势有清醒的认识、对百姓有真挚的情感、对案件有高度的责任感、对法律能娴熟的运用才能实现。
因此,作为办案法官,拿过一个案子,要像去写一篇文章、解一道数学题一样,深思熟虑、缜密辨别,审好题、解难题、合乎题。
要认认真真审题。审题的根本任务是发现和查明事实真相,仔细审题是办好案件的前提和基础。案子来了,首先要看双方争议的是什么,通过耐心听取群众诉求,运用逻辑思维和推理法则,深入发掘案件背后的真正矛盾源头,去探究有何冤屈,当事人有无生活困难等等,同时还要做好诉讼指导工作。抓住了这个根本,就如同抓住了矛盾“七寸”,才有利于下一步“解题”。反之,如果机械办案,生硬司法,不重视与矛盾密切联系之因素,就走不到群众心坎里,更难以赢得群众信任。更有甚者,如果案子来了想的是怎么“吃、拿、卡、要”,那么这道“审案”题目就一定做不好。
要绞尽脑汁解题。解题的任务是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,同时也是公正为民司法的过程。我们写文章也好,解数学题也好,都需要解决破题和立意的问题,这考验的就是法官综合运用适用法律、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。这就需要庭前做足功课,庭上把道理讲清楚,努力把公平正义渗透到法律适用、诉讼调解、裁判文书制作等司法行为的各项程序和环节。既要排除一切干扰,在法律天平上衡量诉求是否合法、合理,还要学会因案施策、因人施策:对事实清楚、诉求合理的,要坚决维护有理一方的权益,体现司法公正;对于没有赔偿能力的伤害案件、交通肇事等案件,要扶危济贫,尽可能多做服判息诉和调解工作,让受害者得到补偿;执行工作要即事即办、速办速决;对需要做思想教育和疏导工作的,要耐心细致,不厌其烦。
要尽最大努力合题。合题就是要符合形势任务要求,符合公平公正要求。大道相通,这个“道”说来也简单,即不论判决还是调解,让胜诉的明明白白,败诉的心服口服。这就要办案法官增强案件质量意识和信访责任意识,在规范法律适用、严格裁判标准、严守程序和审限的基础上,综合考虑法律效果、社会效果,将“执法如山”和“执法如水”有机统一起来,加强辨法析理,最大限度减少冲突和对抗,通过裁判践行公正司法,树立司法的权威,倡导社会的诚信,坚决避免出现“人民群众这么近,司法公信那么远”的质疑之声。
“上下同欲者胜。”如果将每个司法案件比作一株小树苗,那么,负责案件的法官就是园丁,只有用公正之心修剪、以为民情怀浇灌,开出来的才是公信之花,最终才能长成参天茂密的司法权威之林。